這是最近語五的樣子
工作坊火力全開
先一步完成的允諒和納德,幫大家拍下了正在工作的樣子
這一天的工作坊 還有個有趣的效應:
這是已經先學會做精裝書的立衡在教柏凱做封面
這是至柔在協助詩婷
這是德愚拔刀相助 幫中允寫藝術字 中允在剪貼
同岳呢? 在圖書館寫著自己最後的回顧
這是最近語五的樣子
工作坊火力全開
先一步完成的允諒和納德,幫大家拍下了正在工作的樣子
這一天的工作坊 還有個有趣的效應:
這是已經先學會做精裝書的立衡在教柏凱做封面
這是至柔在協助詩婷
這是德愚拔刀相助 幫中允寫藝術字 中允在剪貼
同岳呢? 在圖書館寫著自己最後的回顧
這星期的語五課堂工作,跑了一份新文本--紅色羊齒草的故鄉(拇指文庫)裡的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一章 在課堂上透過聆聽加上討論
第二章 有文本 跟孩子一起討論文本內容 細細推想作者描寫的情境 還有其中許多關於"心"的描寫
除了新文本、生字之外
這星期我們的應景活動與媽媽有關
隨著嘎然而止的校外教學
這陣子的語五 話題繞在短篇小說選和專題上面
另外 也因為我覺得孩子們已經準備好了 所以 重重的給他丟下一篇文本--如何做不想做的事
所謂的短篇小說
分別是選自天下出版的"給中學生的晨讀十分鐘--文學大師短篇名作" 三篇
星期二 我們簡單討論了各自的樹枝圖
跟小孩討論了一下專題報告的起步
然後 就照著孩子們的樹枝圖食譜 分別做了茶凍、桂花蓮藕羹和宜蘭式的金棗糕(蜜金棗)
我們真的蜜了黃澄澄 亮晶晶的六瓶蜜金棗耶!!
結果如何?我們打算校外教學回來之後再開瓶來分曉
終於 跑完了運動會這條線和侯硐之旅
這星期我們開始練習樹枝圖
課堂上 透過畢業生珮琪以前做的樹枝圖練習 我們練習一步步分層了解樹枝圖的主題、次主題和層層架構
然後 孩子們透過分組練習
用不同顏色的N次貼 貼出主題為"種籽"的樹枝圖來
第二關 我把蜜金棗的食譜拋在黑板上 加上有些小孩懷念桂花蓮藕羹 有些小孩懷念桂花凍
這星期的文本皆與宜蘭校外教學有關
吳敏顯的"小說家與老樟樹"
還有 蘇麗春的"金棗糕的酸甜記憶"
計畫中 下下星期想要讓大家蜜金棗....
作了測驗預告--下星期五 測驗的範圍是"猴硐"和"小說家與老樟樹(上)"
這兩個星期的語五課程 因為瑋寧家庭學校有點分身乏術 抱歉漏了
我快快跟上.....
最近的語五 大概就是---
以專題線為隱隱的討論基底 上層在跑的 是與不同活動和學科的合作連連看
對我來說 是嘗試 是練習 也是一種工作形態
這星期的語五工作 是往下進行專題報告
課堂上 分享了許多前輩小孩的專題
討論作專題會學到的能力 希望孩子一步一步踏實跟著的理由
還有 閱讀資料的方法和態度
這星期 孩子們需要為自己的專題形式作個初步的決定
這星期 我們的專題報告要起跑了
以下是小孩本週回家的工作單
首先 你需要為自己選擇專題報告的主題
l 選擇主題時,請你考慮以下幾點:
1. 你可以選擇你一直都很有興趣的
2. 可以選擇你一直都很好奇的
這是我們這星期的文本,
這是這星期與孩子們坐上課準備的對話主軸
寫在上課之前:
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除了玩味語文本身所蘊含的奧妙與文明發展之外,便是透過語文去認識、理解這個世界。於是,語文學習必須要學得「有意義」,一方面透過語文去認識各式各樣有意義的想法,一方面透過語文去創造有意義的生活。
已經是畢業生的種籽小孩曾經在期末回饋的時候這樣說:「語文學習就像是風,有時學得很快,有時停下來。語文學習也像是雨,一陣一陣的。語文帶著我成長。」
如果語文像風也像雨,語五的課程設計便是希望參與者時時感受到它的魔力,也時時磨練自己的魔杖,也許有一天可練就呼風喚雨的力量也說不定。然而在那之前,就像春天成長的新芽一樣,好好享受風雨的滋潤,並且感受它帶給自己的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