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在上語五的時候
一直覺得小孩好穩 覺得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們真是厲害啊
原則上 我們上課上的很開心 孩子們都滿有節奏和樣子的 上課的活動也都很買帳
交作業的節奏則在穩定培養中 語五的作業相對於以前比較複雜 所以在交作業的節奏上要適應一段時間
已經有些孩子主動還和瑋寧討論自己寫作業和交作業的時間
強烈見一爸媽們在家裡和小孩一起研究一下他一星期的作息流程
找出寫作業的時間 這樣 學習比較有效率 也比較容易造成你開心他開心大家都開心的局面
這星期 我們做的事情有這麼幾件
1.他是誰?
星期二各組上來抽題目 結果四組裡面有三組抽到的是關於瑋寧的形容
連三題答案揭曉 大家都覺得未免也太巧了
原本我以為這個遊戲到今星期二應該走到了它生命的盡頭
沒有想到 星期四一開始上課 小孩就急著問:今天不玩"他是誰"嗎?
唉唉 我忘了 剛升五年級的小孩其實很像四年級
2.漢朝民歌 江南
我喜歡用這首詩當作語五詩詞拼圖的開場白
詩詞拼圖就是把一首詩剪的七零八落 再用各種題是線索讓小孩把詩詞拼回去
喜歡用這首詩來開場 是因為這首詩沒有一定的限制
"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幾個句子不但有畫面 有動作 還可以依照各人的想像排序 重組
所以闖關的條件就可以設定成:小組合作討論失的意思 只要你們可以解釋拼出來的詩 就可以過關
往往 這樣會讓小孩對這首詩有一些感覺 然後願意小組創作出新的仿作來
比如說 這次就出現了以風、螞蟻、蟑螂、花海為題的仿作 很有意思
3.文本共讀和生字詞:劉俠的"大難不死"
這也是我很喜歡的文本 雖然劉俠的文字裡參有大量的成語和前一個年代的字句用法
但是這篇文本的活潑 流暢和戲劇性卻總是可以吸引小孩
我們一起看了本課生字 一邊摸索著認識形聲 象形和會意字的意義 一邊找出同音字或是同部件的字做比較學習
然後 共讀了一部分文本
文本錢的學習單還不用寫 我希望跟小孩共讀完全篇之後 讓他們在課堂上自己寫寫看
4.個別功
小孩們在課程進過程中 總是有學習進度上的快與慢
翰林版的甲乙本生字本 就是用來讓小孩練個別功 動作比較快的人 可以自己練字寫詞
本週作業嘛 星期四該交的是大難不死的生字詞和造句詞
下星期二則要交1.成語單(依舊跟人有關)
2.創作一篇:我這傢伙(可以參考上星期的學習單:我是誰?你是誰?來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對語五來說 慢慢磨出小孩自己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意識是最重要的
所以一開始的試探期 我總是告訴小孩語五的創作沒有一定字數的限制 但是標準是:用心和完整
之後 再依照小孩的狀況或是瑋寧對小孩的了解調整每個人的寫作目標
我總是跟小孩說:如果你不知道文章怎麼寫 你有好多好多的方法 最簡單的幾種 你可以努力靠自己 可以和爸媽討論 可以找瑋寧討論
但是 就是沒得抱怨 因為抱怨是沒有用的啦
目前 小孩好像都還可以接受這個論調
以上 是這星期大致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