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呱呱告呱呱
四月份的某一天,種籽教育庭,為呱呱而開。
老種籽人大概都知道,在種籽,呱呱有兩種讀音,指涉兩種不同的生物。讀為ㄍㄨㄚˇㄍㄨㄚˊ時,指的是四隻腳跳躍的兩棲類—青蛙或是蟾蜍,此類生物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力較低;讀為ㄍㄨㄚ ㄍㄨㄚ時,指的是兩隻腳會跑會跳十分吵鬧的靈長類動物—小孩,對環境的衝擊力顯然高於前者。
這次的法庭,是有ㄍㄨㄚ ㄍㄨㄚ為了ㄍㄨㄚˇ ㄍㄨㄚˊ 告了其他ㄍㄨㄚ ㄍㄨㄚ。
故事是這樣的:
連續幾天大雨滂沱之後,校園裡的小青蛙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如指甲大小般的小小蛙,在廣場、走廊、生態池邊跳來跳去,好不熱鬧。
許多小小孩的注意力立刻放在這些小青蛙們身上,找了飼養箱,輕輕抓起他們,想要當他們短暫的朋友。
第二天,種籽教育庭的狀紙筒裡出現了一張狀紙,告訴人是兩個中年級的小孩,他們想告幾個低年級的小孩欺負小青蛙。
狀紙上寫著:我們在上體育課,上一上就看到一大堆人圍在盪鞦韆那裏,我們走過去看,發現他們在放他們抓的小青蛙,我們看到飼養箱裡有好多死掉的青蛙,他們還把青蛙踩死、塞到小縫裡。
我看著被告小孩的名單,都是些喜歡大自然的孩子啊,怎麼會這樣呢?
中午開庭,顯然有許多孩子都跟我一樣想知道事情真相究竟是如何,以及法官團會如何裁決,所以當法官們討論完案情,一開庭,我們都捧著便當作近旁聽席。
這次的老師法官是婉如,學生法官團則是ㄧ群六年級的大女生。在六年級主審的學姊一步一步問問題之後,案情終於大白:
原來是這些孩子真的是想要放生小青蛙,結果他們選擇的地方是鞦韆架下面,因為大雨而形成的兩個小水窪。
有的孩子放生了青蛙之後,就在水窪間跳來跳去玩水,沒有連帶想到小青蛙會遇到大巨人的震撼教育;有的孩子是覺得小青蛙好小好可以,想要知道可不可以把牠放進鞦韆鐵架的隙縫中;有的孩子覺得青蛙是朋友,所以把牠放在鞦韆上,讓青蛙盪鞦韆。
每個小孩神情都有點凝重,看來不是因為被告、被詢問、被教導,而是因為自己真的作了傷害青蛙的事情。
法官一一確認孩子們是否接受自己被告的原因,再一一解釋這些行為對小青蛙造成怎樣的後果,最後判決,這三個孩子需要回去想想、跟老師討論之後,寫一份文件,說明有哪些不能對青蛙做的事情。
和婉如討論之後,當天下午,種籽的自然二,試著將這個法庭中小小被告的哀愁,以及隱隱約約不想讓別人知道的心情,轉成正面的力量。
先是帶著十六個二年級的小小孩了解蛙類的生態,從箭毒蛙、把蝌蚪背在背上的負子蟾,到校園裡的拉都希式赤蛙、腹斑蛙、盤古蟾蜍,我們說著好多不同蛙類的故事,然後再把話鋒拉到中午的法庭。
有些快手快腳的小孩立刻說:我知道,今天中午有人被告。
就在小小被告低下頭的時候,趕快補一句:對啊對啊,因為我們今天中午有人進法庭學了,所以我們二年級,會是全校最早學會怎麼正確對待青蛙的年級。我們把學到的這些事情,寫成小小海報告訴全種籽的人吧,這樣明天小青蛙的災難就不會再發生了。
在這樣的氣氛下,小孩們你一言我一語拋出可以讓小青蛙避免災難的方法。
他們說:
抓青蛙不能貪心。
飼養箱裡面要放石頭,可是移動的時候又不能讓石頭滾來滾去。
不要邊走邊搖晃飼養箱。
放生的時候不要放在人多的地方。
抓青蛙的時候要細心。
放青蛙的時候不要用力丟。
他們說:
不會養青蛙的人就請不要養。
小青蛙很脆弱,不能玩人類的遊戲。
還有小孩寫完海報說:小青蛙謝謝你!
這些海報,也成為那星期一年級自然課的主角,現在,則釘在校園人來人往的地方。
四月份的某一天,種籽教育庭,為呱呱而開。
這只是種籽日常生活中極其平常的一天。
這一天,我讀到種籽最珍貴的價值----不用直接以道德批判人的行為、鼓勵面對真實、誠實的看到自己、對成長寬容有耐心,以及,相互陪伴著,用正面的能量,修復被衝擊的環境以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