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大早

金彤就跑來問我:瑋寧  今天的生物一要上什麼啊?

我笑笑說:今天要繼續說植物的故事啊

金彤:可是好巧喔  我昨天在家裡抓到一隻螳螂

這個小妮子只要說"好巧"  要不就真的好巧  要不就是含蓄地在許願

"你的意思是說你想要認識螳螂嗎"

"對啊  那這樣就太巧了  我看了沙漠動物的書就說到沙漠動物  現在抓到螳螂就剛好講到螳螂"

嗯  偶然與巧合的定義範圍其實可以很廣

"好啊  既然如此  我們就講螳螂好了"

 

以前在教育體系  如今在種籽教書以後  時不時的會遇到一些相同的問題

其中一個是:你覺得  要做好一個老師的工作需要什麼條件啊?

以前的我  是坐在課堂上想這些問題的  然後把自己也覺得既不踏實又些許模糊的答案交給教授

有一天  開車盤旋在烏來山路上  心裡浮現了目前的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心目中呢  最重要的兩個條件:一是健康  二是靈感

我想的健康  倒不是健保卡永遠在A卡  而是過著一種健康的生活  對自身和周圍的世界  有健康而彈性的詮釋和理解

而靈感呢  則是對人物對事情對課程對教室經營都有可觸發的空間

健康和靈感  不是天生下來或是從某個體系走出來就可以直接裝備的

它們需要時間  需要一個充滿對話和可能的空間  需要醞釀於一個理解和信任的環境  需要一個不用絕對標準還衡量的氛圍

還有   對於知識和學習範圍來回解構與重建

 

扯太遠了 

總之  如果沒有獲得足夠的支持和安全感  課程規劃說要上植物篇  我就會上植物篇

什麼蝸牛 水蛭  蛞蝓  螳螂  貓頭鷹  小孩的飼養箱和大眼睛眨巴眨巴

儘管動物和靈感進了教室  卻不會進到課程裡來 

 

說了一大圈 

結論  我們今天說螳螂的型態與生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wei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