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 我先和小孩一起整理這學期我們走過的課程
從手牽手這首歌談起 我們認識SARS那段時間的景況 順便 與他們討論了一下新型流感的發展
以及人們從SARS學到的教訓 和想要避免的過失
接著 小孩開始自己回溯
他們說 然後是人民公敵 從一場可能的傳染病開始討論自由和民主
再來是"歷史的傷口" 講 六四事件
然後聽"親愛的寶貝" 認識他們聽說過的九二一大地震
接者 五月初 我們談五四運動 講一個積極引進科學和民主的時代
討論這場運動與六四事件間簡單的關係 討論德先生和賽先生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受限時間因素 這學期的討論有時候只能觸碰到點
但是小孩對於這些點所表現出來的反應 總是我在這門課上最享受的經驗
整理完之後 我繼續跟他們討論商業周刊前一陣子出的"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2007年的故事 水蜜桃阿嬤 商周找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拍了一部紀錄片
我跟小孩說了商周當時想要做這個專題的原因
然後和小孩對話說:
我想給你們看這樣的紀錄片 不是要你們覺得劇裡的角色很可憐 也不是要你們同情他們
而是想要讓你知道 大部分我們說的人類故事都發生在從前 但是在我們身邊 其實隨時有故事在發生
2007年的台灣 就發生著你現在看到的故事
走在路上 我們看著形形色色的人 也許你看到了一個這樣的阿嬤 對你來說 她一點都不顯眼
甚至 你會覺得她穿的太簡單 說的話也不怎麼好聽 長得既不漂亮又蒼老
然而 他們身上 都狠可能有著我們想像不到的故事 他們可能過著你我都沒有經歷過的挑戰人生
過程中 有兩個小孩對於阿嬤一家人的原住民口音有意見
小孩沒有惡意 只是說得直
他們說:原住民的口音都怪怪的
我用我所能模仿出來的京片子說了一句話:嗯 咱們北京人講話都是這個樣子 講起話兒來就是北京人的腔調
然後我問小孩:我們有沒有想過 其實我們說話也有腔調 我們大部分是台灣的漢人 所以我們說話就有漢人的腔調
只是因為我們人比較多 大家就比較少注意到我們自己的腔調
我喜歡種籽的孩子 就是因為這個快人快嘴的傢伙聽了以後 停了幾秒鐘
笑笑說:對歐 我沒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