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瑋寧去研習,所以請阿瑞代課上語五,讓小孩在這兩節課工作專題報告。
大家都已經決定了主題、形成樹枝圖,
資料收集的速度比較參差,所以製作的進度有快有慢,不過專題報告本身就是長線的鋪陳,
所以想要協助的家長,現階段只要關心一下小孩在收集資料上有沒有遇到困難就可以了。
星期四我下定決心放一個我的夢想單元,
之所以說是「下定決心」是因為這個創作的野心比較大一些,困難度也不低,
可是,因為想像中的結果實在太棒了,
所以這個教案我一直壓著,想要等待自己對節奏的掌握比較有信心了,也等待一批合適這個創作的小孩。
這個創作的起始點是一首很動人的歌--雷光夏的「我的八零年代」。
還記得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在雷光夏的演唱會上,台上閃著這首歌的mtv,一幕一幕的畫面閃過許多人的身影,
大家手拿著自己在八零年代時的照片,伴隨著像心跳一般的鼓聲,回憶一段歲月曾經,
記得當時雷光夏說的一個故事:
「一個七年級年輕人配著影像聽了這首歌,聽完以後熱淚盈眶,
哭過之後,自己在想:奇怪我是哭什麼勒?八零年代我還沒有出生啊!」
其實我跟這個故事沒差多少,雷光夏創作這首歌是為了紀念八零年代的高中歲月,
而我呢,1979年出生,八零年代對我來說是不識愁滋味的童年時光,
於是每次感動這首歌,都像是沾了歌曲的邊邊在感動:)
高中時的我就聽雷光夏的「逝」
大學時聽「原諒」、「臉頰聽進月球」
研究所之後隨著個性轉變,雷光夏的詞曲漸漸遠離我的生活,
直到「我的八零年代」在我初進種籽不久出現,
我才又重新想起曾經著迷的鼓聲運用、單純卻有著魔幻張力的旋律和帶著一點迷離卻又全然發自內心的詞語。
於是我有了個關於語五的夢想,
我想要把這首歌,變得和自己、和小孩有關。
和李航、士弘討論進程和方法之後,
趁著校外教學之前小孩在學習上最能凝聚的時候,語五想要嘗試寫寫「我的種籽時代」。
上課前,先是請小孩把自己覺得很重要的種籽回憶寫在黑板上,
從校外教學、校園婚禮、「李航在數學課上說乘10是錯的」到瑋寧的小寶寶......全都被寫出來,
然後,我和他們談一談種籽五年的時光,以及一年多之後即將畢業的感覺,
一邊談,一邊說著文字可以如何留下又創造回憶,
然後,在李航的幫忙下,小孩們魚貫進入已經洋溢著雷光夏歌聲的電腦教室,
小孩們像是進入視聽室一般,拿著歌詞,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落坐下,
被「我的八零年代」那堅定又帶點迷離的聲音籠罩。
小孩很快的就喜歡上這首歌,聽到第二遍的時候已經開始哼哼唱唱,
一邊聽,我一邊說著我的夢想:想要我們十七個人一起寫一首屬於我們的詞,
我們寫它,可以紀念也可以當做最好的禮物。
小孩大致上是被說動了,這個星期,我們大家分頭回家靜靜書寫,
寫出些什麼來,我們再把它們編織起來。
於是,像是所有的創作一樣,現在是等待也是期盼的時間。
如果你覺得我說得不清不楚,這是因為我和小孩們約定了一些秘密。
總之,他們這星期的作業就是寫詞。
其他的,你跟我們一起等待看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