瑋寧說說話 2011年秋天的種籽
自然時序(觀察由舒跑提供)
九月,學校的老公公--大樹屋龍眼可以採收。老家長上山會手癢打龍眼,甜不甜?可以問問孩子。不過這個時節在野外要記得注意虎頭蜂出沒。
十月初,紅圓翅鍬形蟲依然活躍的季節,整個學校就像琦君寫的「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信不信,連在小劇場上課都可以聞到風裡送來的香甜,大小孩子和老師們,桂花茶、桂花糖蜜、桂花茶凍、桂花蓮藕羹煮的不亦樂乎,吃得心頭暖呼呼。
花語繽紛下,孩子們還真體驗到了搖花樂。正在行政室寫文章的我,在蟲鳴中又遇上了生態池的野薑花香。
預計十一月,小樹屋旁的大頭茶將開著白底黃心的花朵;大型的螢火蟲-山窗螢則成為晚上的主角。
親師合作
教師團和家長會課委總在細細思索如何可以讓種籽的親師溝通和信任關係穩定如寬闊的山、清徹如流水、帶給彼此的獲得如清風明月。
家長會的課委們每個月開一次會,開會的細節會以瑋寧為橋樑和教師團溝通,教師團以瑋寧和婉如為核心思索制度與方法上的嘗試,再與教師團共同討論實際執行。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如何使每學期三次的親師懇談如何對新生和舊生都有交流、有意義。
而親師溝通的基本單位----每星期的連絡單會提供學校最希望家長清楚的立即訊息,請大家每週做一次功課。
還有,種籽網站三不五時會更新訊息,新的發生舊文件的回顧、思索抒懷和紀錄,希望網站可以先是動態的種籽書,把根源的精神和現在的痕跡都留住。
空堂時間,小孩正忙著……
大小孩忙著研究校外教學的路線,鋪陳自主辦日遊要去的景點和六年級的淡水挑戰行。
大呱(ㄍㄨㄚ)中呱(ㄍㄨㄚ)都在測驗腳踏車,通過測驗校外教學時就可以在美濃騎車。
抓呱呱(ㄍㄨㄚˇ ㄍㄨㄚˊ)、找蛇、養毛蟲、鍬形蟲、製造各式桂花製品和巧克力製品。
桌球、籃球、排球、足球和棒球;騎車、騎車和騎車,佔條仔,救兵和紅路燈倒是不常見
講話遊戲、故事繪本、小說漫畫寫、功課補作業、談心聊天做白日夢
老師們忙著……
發想並執行結構性課程,用自主學習的理想陪伴孩子工作與生活。
研究五天四夜高屏校外教學的行程、細節、與孩子工作的方式,
以及,和與行程有關的各種頭家討價還價。
透過生活討論會提案討論學校的環境清潔究竟該如何維護?
研究電玩分級制度、電玩對孩子的影響,還有電腦時間在種籽的淵源與意義
印度文化日的嘉年華氣氛正在生長、校友晚會的氣氛正在凝聚。
學科老師與導師角色交錯的扮演和溝通、導師制度下團體及個別和孩子的對話、工作與練習。
試著透過閱讀理解我們所遇到的浮萍男孩、棉花糖女孩和內向小孩。
即將在鶯歌參與一場理念學校的展覽,透過設攤及應邀座談,讓人們知道種籽的存在。
尋找親師懇談和期末評量的更多可能性。
行政……
鋪陳安排讓教育局於這學期末前通過種籽102年契約到期之後的續辦計畫。
感謝出錢出力的新舊家長,有小腳ㄚ的新廁所終於落成並在開學遊行之後啟用,真心希望大人小孩在種籽上廁所是個舒適的經驗。
和用心出力的家長們一起研究小劇場的雨遮工程、五字頭木平台工程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變通性,當然,還有財源的開拓性。
努力串起各階段各面向大夥兒在種籽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們病了兩個星期的麗君,則終於確診為貓抓熱……
條條忙著……
打滾、散步、盯著坐在老人街的客人(牠知道盯著種籽人沒能撈到好處)、還有,伺機而動吃掉遺留在藤椅上、球場上的便當。
其他的忙碌……
畢業生們被邀請對種籽進行任何形式的回顧或書寫;
友善明亮的滄睿將在當兵前,協助老師們出門校外教學。
桌球社、足球社在有人力物力(甚至最少見的財力)的情況下相繼成行;
小農夫設的菜圃已經是校園中美麗而熟悉的景。
週二三四的互助餐廳和週五的合作餐廳,在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不計人力成本的狀況下,餵飽了每個人胃。
阿正的窯會變出令人欣羨的比薩麵包;
玩創基地將要研究亞歷山大希臘軍遇上印度象群時是否只能逃跑;
圖書基地把書、動畫和電影一起當做閱讀的材料;
周梅家玉阿姨的烹飪課,小孩拿著一人一條的圍裙,臉上裝滿了笑,如果想讓自己的味蕾也綻出微笑,記得,和小廚師的關係要趁早打好。
這篇章,對你來說
是簡單的序文也可,是一個時節的紀錄也罷
只要能帶給你某種觸動,就好。
一如種籽,對你來說
是一種理想的堅持也可,是一種實踐的歷程也罷
只要能因為觸動而帶來某種生命形式的創造,就好。
這方校園與生活
如此真實、流動、單純卻不放棄深刻的存在於此,
會產生什麼關係,最重要的,將是你的相信與想像